邯郸“关中侯印”中的历史

李忠义
2024-02-02
来源:赵都文化

邯郸“关中侯印”中的历史


李忠义




在邯郸博物馆中有件金光闪闪的宝贝——金质关中侯印。

1976年12月30日,煤炭部第十工程处在河北邯郸市南郊的三堤村北约200 米,即“赵邯郸故城——王城区”东侧的人防工程施工过程中,民工在挖土时发现金质“关中侯印”一枚。邯郸市文物保管所闻讯后前往调查,经过多方交涉,在煤炭部第十工程处等单位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将金印收回入藏。现在,它陈列于邯郸博物馆中。

该金印重125.2克,通高2.3厘米。龟钮上的龟作昂首爬行状,两眼平视,口微张,身前俯,背平而略长,背部刻直线纹和曲尺纹,周缘排列圆圈纹,纹饰刻画细致清晰,充满质朴之感。印面为正方形,边长2.45厘米,厚1厘米,面铸“关中侯印”4个白文篆字,两行竖排,布局严谨规整。印文字型端庄方正,笔画平直方折,犀利明快,篆书笔意淡然,隶书韵味甚浓,为一成熟的汉摹印篆字体。其典型常用字“印”的末笔笔画平直,此种字体流行于东汉中晚期至魏晋南北朝时期。


图片

现今收藏于邯郸博物馆的关中侯印。







01



“侯”是我国古代封爵之一。据《礼记》记载: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按照西汉时期的职官制度,侯就有自己的食邑,即从几百户侯到万户侯。关中侯为官爵,东汉末年的建安二十年(215年)始置,此时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任丞相,掌握朝中大权,设置了关内侯、关中侯。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记载:“建安二十年冬十月,始记名号爵侯至五大夫与旧列侯、关内侯凡五等,以赏军功。”裴松之注引《魏书》曰:“置名号侯爵十八级,关中侯十七级,皆金印紫绶,又置关内侯爵十六级,铜印龟纽墨绶……皆不食租,与旧列关内侯凡六等。臣松之以为今虚封盖自此始。”从此印的质地、形制等方面看,与史书的记载相符。据文献记载,历史上的关中指陕西秦岭北麓的渭河冲积平原,又称关中盆地,其北部为陕北黄土高原,向南则是陕南山地、秦巴山脉。“关中侯印”怎么会出土于河北邯郸呢?

据有关专家考证,“关中侯”只是借用关中地名的封号而已,与“东自函关,西至陇关,二关之间,谓之关中”的实际封地并无任何联系。“关中侯印”是用以封赏获得军功的汉族诸侯的金印,它的设置是曹操限制和打击各诸侯王势力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当时虽然爵位很高,但皆不食禄,只是安抚诸侯王的一种虚衔。这种制度一直沿用到晋朝以后才废除。





02



在邯郸的历史上有谁曾被封过关中侯呢,笔者查阅史书,发现恰有一位关中侯在这里生活过,他就是曾在曹魏政权中典掌机要30年、屡次被封侯晋爵、位至光禄大夫的孙资。

据《三国志·刘放传》记载,孙资,字彦龙,生年不详,卒于魏明帝嘉平三年(251年),太原中都(今山西平遥县)人。孙资幼年丧失双亲,由兄长抚养成人。他聪颖过人,在太学读书时就已能博览群书,汉末丧乱,曾避居河东。建安时期,他受曹操征辟,先后做过县令、丞相府军事参谋。曹丕废汉建魏,他与东汉时期第四任赵王刘宏之后的刘放同署秘书郎,后转任秘书左、右丞。后曹丕改秘书省为中书省,以孙资为中书令,刘放为中书监,刘放赐爵关内侯,孙资赐爵关中侯,共同执掌朝政。

魏明帝曹叡继位之后,孙、刘二人权势益重,备受宠幸。齐王曹芳登位,封孙资为右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后改任卫将军,仍领中书令职。正始九年(248年)以列侯退职归家,仍居留京师,地位崇高,影响很大。嘉平元年(249年),司马懿杀曹爽,独掌朝政,对孙资仍很倚重,请其官复原职,次年退位,加拜骠骑将军。嘉平三年(251年)卒,谥号“贞侯”。

根据这枚精巧的关中侯金印的造型及印文特征,通过与同时期历史文物的对比,并结合国内出土的同类金印及孙资的有关信息,推测这枚“关中侯印”极有可能就是当时颁赐给孙资的,孙资死后,金印作为随葬品埋在墓中。

据调查,金印出土于今地表下2米的扰土层,其下为黄土层,扰土层内含有近代的红烧土、砖块、瓦片等,似乎与金印无直接关系,但与之有关的应该是周围的那些古墓。根据以往的考古调查得知,“赵邯郸故城”的西北部是战国王陵墓葬区,西部是战国贵族墓葬区,西南及南部为汉代贵族墓葬区。该印的出土地点应属赵都邯郸两汉时期的贵族墓葬区域内,如今这里的地面尚存封土高大的古墓十余座,其中包括北张庄墓群、马头古墓、张庄桥墓群、车骑关墓群,无封土的古墓更是不计其数,非常稠密。

金印出土地点向东约1公里便是张庄桥墓群的8号墓和9号墓,经考古发掘,两墓均为东汉晚期的砖拱多室墓。往东北约2公里处有数座无封土的晋代墓葬,有的做过清理,推测该印应是早年被挖毁的魏晋时期墓葬里就地散失的随葬品之一。





03



早在春秋时期,印章就已出现,战国时代贵族阶层已普遍使用印章。起初,印章只是作为商业上交流货物时的凭证。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印章范围才扩大为证明当权者权益的法物,为当权者掌握,作为统治人民的工具。《说文解字》中说:“印,执政所持信也。”可见官印也是古代历朝各级官吏的权力象征。

秦统一六国后,制定了较为完整的官印制度,天子印章称之谓玺,一般印章只能称为印。秦代印多数是白文凿款,字形略长,笔画圆转舒展,朴实自然,常用田字格和日字格布局。汉代官印在定名上略有放宽,诸侯王、王太后使用的印章亦可称玺,如传世汉印中的“皇后之玺”等;列侯、丞相、太尉、前后左右将军、乡亭侯,将军部属、郡邑令长等所用皆称“印”,将军所用多称“章”。东汉后期出现了印文连称“印章”的新款式,如“裨将军印章”,这类印章往往是在行军中急于临时任命,在仓促之间以刀在印面上刻凿成的,所以又称“急就章”。

从质地上来讲,先秦时期的印章,大多由金属制成。汉印以铜为主,其次还有金、银、玉石等材质。印纽分鼻纽、瓦纽、桥纽、龟钮、驼纽等,随着汉代与西域交流的不断加强,也出现了以狮、辟邪等动物形制的印纽。汉代对印的材料和钮制都有严格规定。如汉王、侯等有爵号者、秩比二千石以上者,均用龟纽,王、侯、后及丞相、大将军用金质印,相、中郎将和武猛校尉等用银质印,秩比二千石的校尉、奉车都尉、驸马都尉等用铜质印。千石、六百石以下中下级官员用鼻纽铜质印。但在新莽时期使用铜质龟纽印的秩级要比西汉略低,现今遗存的新莽县宰印不少为龟纽。

从制造方法上看,两汉官印一般为铸造,用的白文(阴文);只有少数急就印或给少数民族的官印,凿而不铸。

西汉初期少数官印沿用秦制,印文有田字格或日字格,与秦代相似;西汉中期后,汉印逐渐趋于成熟,形成自己的风格,主要表现在印文字形日益方满化,栏界的辅助功用已不存在,相反使印面形式有闷塞之感,所以西汉初期的印章承秦式,尚有栏界,至中期便消失了。看汉印上的文字布置,一个字为一个完满的方形(或长方,或扁方,或正方),如四个字则由四个小方形组合为一个大方形,即印章的整形。这是汉印的基本形式规则。

由于印章的庄重用途,决定了当时的印章用古体——篆书。隶书的兴起给汉印带来书体上较大的变化。汉印文采用的是汉代特有的缪篆,它根据秦小篆简化而成,是一种接近于隶书的篆书,字体平正,笔画平直,后世刻印用字往往也借鉴这一字体,所以也称作“摹印篆”。

在构成官印形制的诸多因素中,纽式是最为核心的一个。官印中的龟纽最早见于西汉早期,并一直沿用到清代。在汉代,龟纽的使用范围很广。一般来说,西汉早期的龟纽龟首部分较短,龟身较平伏,工艺也较精细。新莽时期,龟首部分微伸,背甲的中脊隆起,工艺较西汉精细。到了东汉后期,龟首伸昂,背部隆起,工艺则较为粗糙。魏晋六朝时期,印章的形制与纽式等基本承袭汉代,只是龟首向外昂伸的幅度更大,龟甲的形式也更为多样。

这枚关中侯金印不仅是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而且也是研究汉晋时期职官制度、文字演变,以及邯郸地区古墓级别的重要历史实证。


图片

关中侯印龟纽及印文

文章来源:赵都文化

阅读61
分享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