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苍老的古闸

黄津
2024-02-27
来源:赵都文化

那些苍老的古闸


黄津


大河一路奔涌,一路穿桥越闸。

筑桥,是为了跨越河流,行交通之便;建闸,是为了沟通河渠,施水利之惠。

早在元朝时,滏阳河上即已建闸开渠。

《元史·世祖本纪》载:“中统三年八月,广济河渠司王允中请开邢洺等处漳、滏、澧河、达泉以溉民田,从之。”

《元史·河渠志》载:“至元五年(1339年)十月,洺磁路言洺州城中井泉咸苦,居民食用,多作疾,且死者众。请疏涤旧渠,置坝闸引滏水分灌洺州城濠,以济民用。计会河渠东西长九百步,阔六尺,深三尺,二尺为工役,工四百七十五。民自备用器,岁二次放闸,且不妨漕事,中书省准其言。”

明清时期,滏阳河更是大规模建闸引水,灌溉农田。

部分留存今天的这些苍老的古闸,是滏阳河历史文化的重要遗存,它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记录着社会历史变迁的轨迹。一座座古闸历尽沧桑,却风韵犹存,它们承载着沉重的历史,横枕着不尽的滏水,见证着邯郸的过去,向后人诉说着流逝的岁月。







磁县东西二闸


滏阳河上的古闸,设计科学,雕刻精良,结实耐用,彰显了先民深邃、精湛的建闸工艺、治水智慧、导水能力。

在磁县境内有两座古闸门,旧称“东闸”与“西闸”,它们经受住了岁月的冲刷,横枕着不尽的流水,历经沧桑,风韵犹存,见证着邯郸的过去,诉说着流逝的岁月,也成了今天滏阳河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从磁县县城出发,沿和谐大道向西南行约6公里,在西槐树村村东,村口不远处,宽阔的滏阳河上一闸横枕,连接东西,这就是当地百姓所称的“西闸”。《滏阳河灌区志》中称之为“州西闸”,此闸现在是滏阳河上游**闸。

西闸始建于明万历十五年,由磁州知州孙健修建。全闸总长70.4米,宽4米,高3—4米,共七孔、六闸墩。闸门呈长方形,闸墩由石头砌成,两侧尖,由下往上逐渐变小,约六至八层。

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磁州知州刘安仁主持修建砖石结构的七孔桥闸,每孔宽1.5丈,又于闸板间两端设立绞桩,启立方便。清康熙年间,知州任塾、蒋擢先后重修,使闸完好如初,以后随坏随修。

康熙版《磁州志·卷九·水利·闸堰》记载:“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知州孙健初筑石为堰连闸,疏渠二道,中渠灌溉永旺等三十三村,北渠灌溉曲沟等四村。”“至二十二年,知州刘安仁增立闸七孔,又于闸之两端设立绞樁,用之启板甚便。”“康熙四十四年,闸东北崩颓二空,启闸难施,三渠农田灌溉无由,知州蒋擢集众议彻底重修,闸工完固,水利复兴。”之后,西闸随坏随修,历经多次修建。

历史上,西闸因上闸拦水灌溉,曾和下游商船发生多次矛盾。为解决争端,清代至新中国建立前,曾多次立碑刻字明确管水规定,以示执行,现闸背仍留有“至此为准”字样,即清乾隆十二年为解决争水矛盾所刻。

为了保护这一古闸,1962年,邯郸专署水利局滏阳河管理处在西槐树村村东口附近建立了西闸管理所,即现在的邯郸市漳滏河管理处西闸管理所。1964年,原地区滏阳河管理处在西闸闸墩上修建了长31.71米、宽3米的钢筋混凝土交通桥,便利了两岸交通和工程管理。

2018年7月,市漳滏河灌溉供水管理处对西闸进行抢救式维修加固,对闸门底板进行了混凝土衬砌浇筑,对闸墩进行浆砌石勾缝加固,将原木质闸门槽改建为钢闸门槽,木叠梁闸门更新维修、编号码放,并对西闸东西两头南北两侧采用钢栏杆围护保护。

西闸,这座始建于400多年前的古闸,历经沧桑,至今基本保持彼时的原貌,而且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滏阳河上的第二闸,便是位于马头镇的“古东闸”。此闸是仿造西闸所建,且比西闸晚了48年。

据《磁县县志》记载:“东闸(现马头闸)在县城东北25里琉璃镇(现马头镇)南,明崇祯八年(1635年),知州李为珩循仿西闸之制建东闸,开凿渠道,灌闸南21个村3万余亩土地,种稻植藕。”

东闸为砌石结构,独孔,孔宽5米,高4米,叠梁式木板闸门,九块闸板。和西闸一样,历史上,东闸因拦水灌溉,曾和下游的原邯郸县、永年等地的商船多次发生矛盾,争端不断,动辄诉至官府。据碑文记载,为解决用水矛盾,当时对闸板启闭数量和时间都有具体严格的规定,民国九年(1920年)东闸碑文载:“东闸兴修水利,创自明,历经先贤往哲,原定为每月夏历二月二十日闭,八月十五日启,遇秋时亢旱,准再推展留板十五日,届冬不靖准予闭闸。”

有意思的是,围绕东闸启闭用水,当地流传着一个老闸工智斗刁盐商的故事: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磁州大旱,滏阳河由于水浅无法行船。盐商韩永昌为让东闸开闸放水,行贿买通了广平知府。广平知府让韩盐商扮作随从,打着勘察水利旗号巡视东闸,以观看东闸放板之名命人将闸板去掉,霎时,河水奔泻而下。这时,有一位老闸工急中生智,上前大声对陪同巡视的磁州知州说:“禀老爷,府台大人只看了放板,还没有看搁板,是否也让大人一观?”一句话提醒了知州,吩咐闸工:“搁板,让府台大人一观。”闸工们立刻将闸板全部上齐。知府见状,无话可说,怏怏而去,盐商诡计也就此落空。

另据碑文记载:“磁州东闸地势平凹,所种尽是籍稻与谷黍不同。”东闸所在地马头自古有“鱼米之乡”的美誉。马头大米,早在明清时期常被征作贡米,至今在邯郸市内享有美誉。东闸所灌21个村田地是马头大米的核心产区,在二十世纪初,马头灌区一带种植水稻莲藕近3万亩,但随着城镇发展占地和种植结构调整等原因,现今水稻莲藕种植面积已经大幅度缩水。

建于300多年前的古东闸,拦水灌溉,为马头冠上“鱼米之乡”的美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古闸年久失修,至1961年,石料逐渐风化,闸墙下沉裂缝,闸底冲刷掏空,已不能继续使用。1962年,邯郸专署决定对东闸(马头闸)进行重建,即在原东闸上游300米处新建一座拦河节制闸。该工程于1962年10月动工,12月完工。新闸建成后,灌溉东风渠、革命渠等土地7万多亩,而古老的东闸也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不再使用。

现如今,在古东闸旧址处,建于明代的东闸已了无踪影,只剩下河边的一截砖石。由于担心形成行洪隐患,闸门早已被去掉,但闸墩等下部结构没有拆除,闸带桥依然在使用。由于闸周围树木杂生,几乎把闸桥包裹了起来,所以现在难以看到它的全貌。


图片

老当益壮,仍在发挥重要调水作用的磁县西闸。


蓝天白云之下,矗立在滏阳河上的东西二闸像挺拔魁梧的巨人,默默地护佑着这方“鱼米之乡”。多弯的滏阳河经过马头闸后又拐了个弯,由南折向西再折向东,清清的河水缓缓流淌,在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河边新生的芦苇生机勃勃,两岸的庄稼已经发黄。蓝天、白云、绿水,弧弓一样的河湾,黄色的田野,组成了一幅美丽的田园画。




邯郸城中三闸



在邯郸市内的龙湖公园南侧的柳林桥村,有座古桥名为柳林大石桥,它始建于明朝前期,清代曾有多次重修,桥的结构基本上保留了明代原建桥的风格。在柳林大石桥北面不远处便是柳林古闸,它与罗城头古闸,苏里古闸并称为明清时期邯郸县域的三大古闸。这三座古闸是滏阳河上重要的水利设施,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的灌溉、交通作用。

现如今,柳林古闸已修缮一新,成为龙湖公园一道古香古色的亮丽风景,随着近年来邯郸市滏阳河全域生态修复工程的开展,滏阳河重新通航,而柳林古闸便起到向龙湖公园调节蓄水的关键作用。


图片

柳林古闸新貌,自南汇入龙湖的滏阳河,经此北流。


这座横跨中柳林滏阳河上的古闸,是明朝万历丁未年进士张其庭所倡建,已有400余年历史。该闸始建用砖砌成,因妨碍永年大慈坝用水被毁坏,遂打起官司。大慈坝同乡做官的张老三从中斡旋,并组织动工兴建了石砌之闸,因此,有“毁砖闸赔石闸”之说。

起初柳林古闸为一古老敞开式石灰浆砌条石闸,闸门为木叠梁,人工启闭。由于年久失修,启闭不灵,1974年在原古闸南侧50米处进行重建:设计流量为50立方米/秒,校核流量为55立方米/秒,相应闸上最高水位55.517米(黄海高程),1孔,孔宽6米,高6.4米,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闸门;选用32吨电动手摇两用启闭机1台。

柳林闸正好处在邯郸市主城区的核心位置,肩负雨季排泄功能、邯郸电厂配送水以及龙湖公园、滏阳公园的水输送等重要作用。

为了让游客更好地欣赏古闸景观,更为了增添游览情趣,2013年,邯郸市实施滏阳河改造提升工程,在柳林闸上游50米、下游320米处开设一条出入龙湖公园的航道,航线长900米,宽20米。这样,游船不再经过柳林闸,而是绕道龙湖公园,让游客尽情领略园林风光。

罗城头古闸是原邯郸县古代三闸之一,位于邯郸市邯山区罗城头村北,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青石砖砌,闸体在滏阳河南北两侧,闸口宽6.3米,高约4米,历经明、清、民国,1958年,随着位于罗城头闸上游的张庄桥节制闸和支漳河分泄闸的修建,罗城头闸便失去了作用,一直沿用到1975年废弃,随后在闸体上建一桥,成为滏阳河两岸的主要通道。

万历元年(1573年),明刑部尚书张国彦之子张我续倡建罗城头闸,位于邯郸城东南五里罗城头村,横跨滏阳河上。据说曾多次重建,但都无从查证。闸体为砌石结构,闸上有交通桥,闸墙高6米,一孔,孔宽6米,木叠梁闸板,人工启闭,灌溉罗城头、左西、南堡、小北堡、柳林桥等15村8070亩地。1920年,在旧有三条灌溉渠沟的基础上,新开东沟,使罗城头闸新增灌溉面积16800亩,至1928年,可灌田26000亩。二十世纪50年代中期,先后开挖了沙东干渠、双合渠,罗城头闸灌溉面积一度达到10余万亩。

罗城头古闸属明代水利设施,为当时农业生产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1995年10月,被列为邯郸市**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代三闸的另一座便是苏里闸,位于河北省邯郸市苏里村北,清顺治初年邯郸人王聘之等修建,邯郸市**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版的《邯郸县志》卷三地理志“水利”记载,苏里闸分十三沟灌溉,共灌苏里、袁庄、鸭池、卢英堡、刘二庄、皮条屯等十五个村16200亩地。

苏里闸因位于原邯郸县尚璧镇苏里村而得名。明清时期是滏阳河航运发达时期,苏里闸所在的苏里村是当时重要的水旱码头,主要转运煤炭。《邯郸县志》记载,民国初,邯郸一带年产煤1.8亿斤,有一半是经滏阳河运销各地的。当时在苏里村、冯村一带设有七八家煤场,把经火车运到黄粱梦的煤炭,再运到煤场,然后从这里装船运到下游等地销售。当时,这里的商人、运煤工、装卸工及船工聚集,加上旅店、饭馆、杂货铺及各种商店甚是繁华。1950年,中国煤业建材公司在黄粱梦车站西侧建有经营处。不久,又在苏里建立煤炭转运站,占地10余亩,有职工10人,负责煤炭水运。直至1959年,苏里煤炭转运站撤销。

由于苏里闸兼顾灌溉和航运,为了解决农民浇地和商人航运用水矛盾,明清直至新中国成立后,苏里闸何时开闸、闭闸都有明确的规定,据《邯郸县志》载: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规定:每年十一月初五闭罗城头闸,十一月初十闭柳林闸,十一月十五闭苏里闸;至次年正月底开罗城头闸,二月初八开柳林闸,二月十九开苏里闸。若遇干旱,延缓不得超限五日。至1949年,邯郸专署召开**次水浇地会议时,苏里闸闭闸与开闸仍维持原水期、原水位。

现今,苏里闸一般指黄粱梦蓄滞洪区(现也称北湖)东堤上的苏里泄洪闸。该闸在1957年黄粱梦蓄滞洪区建设时一并建设,单孔,闸门为钢筋混凝土弧形闸门,手摇和电动卷扬机启闭。2015年由建设局对该闸在原址重建,2016年主汛期前完工。新建的苏里泄洪闸仍为单孔,闸门为液压直升钢闸门,2017年8月移交给市漳滏河管理处管理,它肩负起了拱卫滏阳河下游安全的重任。

历史上,滏阳河曾是江北水运的“黄金水道”,是最重要的水运航线。

1976年7月在磁县南开河村东的漳滏汇流故道附近,发掘出六艘木船,根据船上的瓷器、货币“大元通宝”及船板铭文分析,船沉没在元朝至正十二年(1352年)以后,证实在元朝漳滏合流的河上就有船运。据《磁县县志》记载:“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曾征民役、疏河道,以通舟楫。”至民国年间,滏阳河水运仍占重要地位,民国《磁县志》载:“滏阳河为我县**之水路,河广水稳,航运便经邯郸、永年下达天津。彭城瓷器与西佐、峰峰之煤,赖以输出者为数不少,而杂货等逆流而上者也多,故马头镇沿河两岸厂店林立,商业发达,每届航期,帆樯如林。”

滏阳河上的古闸,穿行于历史和现实之间,在保障航运前提下,促进了农业生产、粮食增收、物产富饶,使滏阳河更加造福苍生,更为充分地哺育沿岸百姓。

滏阳河是邯郸的母亲河,哺育了邯郸先民,孕育了灿烂的文化和璀璨的文明,而滏阳河上的古闸,更是文化的载体、文明的符号、历史的实证。

文章来源:赵都文化

阅读128
分享
写评论...